发布时间:2025-05-18 点此:814次
“贪小便宜吃大亏”
一些不法分子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欺诈圈套,经过送礼物的办法拉近联系、赢得信赖,然后以帮助的名义拐骗用户手机号码及验证码,从而施行违法犯罪活动。这种行为不只严峻侵略了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还可能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压力。
案情回忆
近来,四川达州公安网安破获两起侵略公民个人信息案。
【事例一】
犯罪嫌疑人肖某、杨某长时间流窜于达州达川、渠县、大竹等地,专门在人员密布场所,以虚伪宣扬、赠送餐纸等办法诱导大众供给手机号及验证码,后以10元、15元、30元不等的价格将这些信息出售给不法渠道,获取不合法利益。这些渠道获取用户的手机号和验证码后,用于注册交际渠道账号,从而施行网络传销、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肖某、杨某两人经过这种手法不合法获利68000余元,上当大众多达2000余人。
现在,属地公安机关已对两人采纳刑事强制措施。
【事例二】
犯罪嫌疑人李某等7人在达州达川、高新、大竹等人员密布场所,经过免费发放纸巾、面条等小礼品的办法,诱导大众参加活动,在大众毫无发觉的情况下,他们私自获取公民的手机号码、验证码、人脸认证等要害个人信息,并使用这些信息在网络渠道上很多注册实名账户。之后,李某等人将这些账号以10至60元不等的价格不合法出售。经查询发现,这些账号被用于涉黄、歹意引流等违法犯罪范畴,造成了严峻的社会不良影响。到现在,李某等人经过上述违法犯罪行为不合法获利合计6万余元。
现在,6名涉案人员已被采纳刑事强制措施,1人被行政处分。
网警提示
筑牢“五道防地”,看护个人信息安全
1. 坚持信息最小化准则:注册网络账户时,仅供给必要信息,避免过度授权。
2. 警觉街头扫码与网页抽奖:回绝向非正规渠道授权手机权限,不参加不明来历的扫码领礼品、网页抽奖等活动。
3. 强化验证机制:启用二次验证,如在触及付出、通讯等重要渠道绑定人脸辨认、硬件密钥等多重验证办法。
4. 自查数字脚印:登录运营商官方APP,查看名下是否有生疏副号或反常事务订货。
5. 警觉免费圈套:切勿因“0元收取礼品”等小利,容易供给手机号及验证码,切勿外泄验证码,避免身份被冒用注册账号。
维护个人信息,从细节做起,看护本身安全!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略公民个人信息罪】违背国家有关规则,向别人出售或许供给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许拘役,并处或许单处分金;情节特别严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分金。
违背国家有关规则,将在履行职责或许供给服务过程中取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许供给给别人的,按照前款的规则从重处分。
盗取或许以其他办法不合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按照第一款的规则处分。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分金,并对其直接担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各该款的规则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四条 任何个人和安排不得盗取或许以其他不合法办法获取个人信息,不得不合法出售或许不合法向别人供给个人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六十四条 网络运营者、网络产品或许服务的供给者违背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第四十一条至第四十三条规则,损害个人信息依法得到维护的权力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能够依据情节单处或许并处正告、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担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峻的,并能够责令暂停相关事务、停业整顿、封闭网站、撤消相关事务许可证或许撤消营业执照。
资料 | 四川网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