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8 点此:482次
从“冷冻”到“焕新” 平衡资源功率与用户权益
作者/ IT时报记者 钱立富
修改/ 钱立富 孙妍
手机号码是稀缺资源,世界上通行的做法是,电信运营商会将已刊出或停用的手机号码进行一段时刻“冷冻”,然后再从头投入商场,然后盘活通讯资源,这便是一般所称的“二次号码”。
但在实践中,“二次号码”给用户带来了困扰,比方接到针对就任机主的催债电话、营销电话等等。更重要的是,手机号码现在是串联个人身份、金融账户、交际联系的“数字身份证”,用户刊出手机号时若没有解绑运用账号,或许形成信息走漏。
这是个世界性的问题。为此,美国在四年前上线了号码从头分配数据库,我国则在九年前开端着手处理“二次号码”问题,“处理问题的要害,在于树立跨职业信息交流互通机制,保证号码持有人和账户运用人保持一致。”一位业内人士表明。
尔后在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多方联手之下,我国推出了“一证通查”服务,让用户可查询名下的互联网账号和手机号,然后推出“二次号码焕新”服务,用户可一键解绑前史互联网账号,现在已掩盖超200款干流互联网运用。
“我在2024年请求了一张手机SIM卡,自激活以来,不断接到催款电话和短信,原因在于该号码的前一用户曾请求过小额网络借款。”来自安徽省某地的用户阿华向《IT时报》记者泄漏。这一状况在一段时刻内给他形成了相当大的困扰,以至于他不得不将手机设置为静音形式。
另一位用户张先生也有相似的遭受,上一任号卡运用人有欠款未付出,导致他注册号卡之后接连接到催款短信打扰。
在号卡新运用人遭受困扰的一起,上一任号卡运用人则存在个人信息走漏的危险。此前有报导称,广州某女子刊出手机号时未解绑网盘等相关App,新号主登录网盘后发现了该用户的相片、通讯录等,致使个人信息走漏。
数字年代,手机号码不仅仅用于通讯,更是成为数字身份认证的中心办法和个人隐私的中心载体。相关数据显现,单个手机号均匀相关17.3个互联网账户,而通过反向检索能够获取用户的电商记载、交际图谱、方位轨道等多维度数据。
用户在停止运用自己的手机号码时,若忽视相相关的互联网账号解绑,那么,一旦手机号通过“冷冻期”后从头投入运用,自己的互联网账户就有或许被别人登录。
跟着移动通讯和移动互联网的展开,“二次号码”问题日益凸显。据美国媒体报导,美国每年约有3500万个移动号码被刊出,能够用于“二次号码”。而在我国,“二次号码”的数量更为巨大。在2021年的一次会议上,信通院相关人士泄漏,我国移动用户月均离网率在2%~3%左右,其时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量为16亿,每个月离网用户在3000万到5000万之间。而这3000万到5000万户离网用户的手机号码,除了携号转网之外,都或许成为“二次号码”。现在,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已有18亿。
数年前,某互联网企业发布了一项检查成果,在100万某运营商手机号注册的用户集体中,23%的账号所绑定的手机号都为“二次号码”。
尽管不少用户为“二次号码”困扰,但有必要阐明的是,作为提高通讯资源运用功率的必要手法,“二次号码”本身合法合规,且是世界通行办法。
比方在美国,用户自动刊出手机号或许欠费行为发生后,号码会进入保存期,不同运营商做法纷歧,一般将保存期设为90天。英国的号码保存期为30天~90天,法国为60天,西班牙为90天,意大利为180天。
我国也是如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国家对电信资源统一规划、会集处理、合理分配,实施有偿运用准则。电信网码号,正是用于完结电信功用且有限的资源。《电信服务标准》则规则,移动电话号码冻住时限(该号码刊出后至从头启用所需求的时刻)最短为90日。
在采纳“二次号码”做法的一起,为了处理给用户带来的困扰,各国都在寻觅破解之道。
2021年,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推进打造的号码从头分配数据库正式上线。电信运营商需求将“二次号码”提交至数据库,运用者(主要是企业用户)可在付出相应费用后进行查询,检查对应的号码是否为“二次号码”,然后防止对用户形成打扰和本身遭受处分。
我国其实也很早就关注到“二次号码”带来的社会影响,并为此积极行动。
“二次号码不仅是给用户,也给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带来晦气影响。运营商无法单方面处理用户投诉,形成二次号码商场承受度低。互联网企业面对用户隐私走漏、账户安全等危险。”一位业内人士表明。
早在2016年,相关部分就安排展开用户电话号码刊出服务处理机制和技术手法研讨,并造访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从法规、机制等方面研讨跨职业处理二次号码问题。
“‘二次号码’问题的本源,在于号码改变信息不互通、各类运用仅重视事前实名,并且用户关于号码的保护意识较为淡漠。比方,电信运营商不把握号码绑定运用的状况,而互联网企业又较难及时得悉用户号码、身份改变的状况。”这位人士说道。
处理“二次号码”问题的要害,就在于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多方联手,树立跨职业信息交流互通机制。
“在2020年之前,相关单位就深化造访了电信运营商,还有小米、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对二次号码问题及影响进行调研,别的还安排通讯、互联网、法令等职业专家屡次展开专题讨论。”上述人士说道。
在各方推进之下,2021年9月,“一证通查”便民服务上线,用户凭仗居民身份证便可查询个人名下挂号电话卡数量、互联网账号等。2024年12月1日起,“一证通查”查询名下互联网账号服务新增接入今天头条、携程游览、拼多多等9款互联网App,用户自己名下手机号码相关互联网账号的可查规模扩增至25款。
为了更便利用户解绑手机号所绑缚的互联网账号,工信部辅导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联合供给“二次号码焕新”服务,可一键解绑前史互联网账号,现在已掩盖超 200 款干流互联网运用。
用户运用很便利,《IT时报》记者登录了中国电信App,查找进入“二次号码焕新”服务处理页面,看到自己的手机号绑缚了100多项互联网运用。随后,记者请求对部分运用进行手机号解绑,输入个人身份信息并填写验证码,并提交订单。页面信息显现,处理流程将在5个工作日内完结。
业内人士以为,“二次号码焕新”还需进一步完善。首要,尽管“二次号码焕新”已掩盖超 200 款干流互联网运用,但仍有不少运用不在其间。其次, “二次号码焕新”虽处理了互联网账号绑缚问题,但没有处理新用户收到催收电话等问题。
电信业独立分析师付亮以为,完好的“二次号码焕新”服务应包含干流App解绑、干流号码符号渠道销号、退出反诈协作渠道黑名单等动作,并且应该在二次放号前完结。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中国电信 unsplash 东方IC
来历/《IT时报》大众号vittimes
相关推荐